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但眼下因残致贫问题依旧突出,脱贫解困是贫困残疾人及其亲属最大的期盼。如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为贫困残疾人扶贫脱贫带来了希望,提供了难得的机遇。3月11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采访了德州市人大代表吕金军,他带来了关于残疾人脱贫解困的建议,提出脱贫关键在于就业,全社会要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就业岗位,让他们掌握谋生的技能,自立自强方能斩断“穷根”。
作为平原县华达集团的董事长,吕金军致力于打造爱心企业,针对残疾人开展“活水滴灌”式的精准扶贫,探索出一整套的就业创业帮扶工作。在残疾人学车难的背景下,2012年,华达集团下属的华达驾校率先开展残疾人驾培,如今已有500余人考取了C5驾照,车轮成了腿部的延伸。此外,在华达汽车修理厂、物业公司以及华达驾校内,还有接近20名残疾人分别担任着维修工、档案室人员和残疾人教练员,这些岗位让残疾人发挥所长,自力更生。
“对残疾人来说,学车考驾照是一大福音,这极大地拓宽了他们的活动空间,现在不少残疾人学员都有了自己的小事业,有的卖鞋、有的卖家电,既能自力更生解决温饱,还增加了经济收入,改善了生活质量。”吕金军告诉记者,如今驾校为残疾人学员提供免费的食宿,安排专人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今后打算扩大残疾人学生的招生,增加驾培车辆,完善无障碍设施,从点滴细节入手,为残疾人学员提供更多的人性化服务。
吕金军还说,帮扶残疾人就业还需要全社会发挥合力,应当加大相应的职业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提高残疾人劳动技能和增收脱贫能力,实施乡村振兴和政府购买服务中,优先安排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和家庭成员从事公益性岗位和社会服务类岗位。最关键的是要为贫困残疾人选好得力的帮扶责任人,提高帮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除此以外,有关部门应当开发更多的社区就业岗位和公益性岗位,鼓励残疾人在家灵活就业或居家手工作业,实施个体工商户或灵活就业残疾人基本养老保险补贴政策等。